恐惧是成长最大的敌人

恐惧是成长最大的敌人

1

我一直很喜欢一部电影,叫《三傻大闹宝莱坞》,这是我在课上经常推荐的影片。这部简单又励志的电影,给了一代人无限的启迪。

如果要说我在三十岁前印象最深刻的三部电影,那么它们分别是《肖申克的救赎》《楚门的世界》还有《三傻大闹宝莱坞》。

我曾在课上说过,比起人见人爱的阿米尔·汗饰演的兰乔,沙曼·乔希饰演的拉朱更值得人去思考。

拉朱在影片里的特点就是恐惧,他对生活充满恐惧,他害怕未来,害怕现在,害怕一切:他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求神拜佛,考试之前要拜眼镜蛇,找工作前要点香。他的整个生命都被恐惧所笼罩,他故步自封,每当困难出现时,就退缩,退到自己的安全区。于是,他什么也做不成。

当他父亲病重时,他想的不是如何把父亲送到医院,不是打破思维的墙,冲出枷锁,相反,他想的是,如果用摩托车送父亲去医院,出交通事故怎么办,如果没有救护车,父亲在中途死了怎么办。

恐惧成了他人生路上最大的障碍,这个障碍阻挡了他的青春。

兰乔对拉朱说:“如果你害怕今天,怎么可能过得好明天?”

但拉朱并没有听进去。在期中考试里,拉朱还是考了最后一名,他害怕没有公司雇用自己,害怕因为家庭贫困而遭到所有人的白眼,于是,他选择了跳楼。

可是,在跳楼的那一刻,他倒是没有了恐惧。好在楼不太高,他只是摔断了腿,很快就治好了。但没想到的是,他自此变了一个人。他找到了工作,露出了微笑。

我在课上问了许多同学,让他们猜原因是什么。

他们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。

其实,拉朱露出笑容的原因很简单:在跳楼的那一刻,他的恐惧消失了。

他跳楼以后发现自己没死,忽然悟出了这个道理:恐惧是成长路上最大的障碍,而接触了恐惧后,恐惧也就消失了。

“我只有在摔断腿以后,才能真正地站起来。”

这是他留给恐惧的最后一句话。

2

在我们身边,有很多人都生活在恐惧中。因为害怕失败,所以从不尝试;因为害怕失去,所以从不追求;因为害怕难受,所以总待在舒适区。但这样换来的,其实是更大的损失。

恐惧不会让一个人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,消除恐惧才会。

2012年,我的一个发小来到了北京,住在了我家。

他说:“等找到工作,我就搬走。”

一连几个月,他都没有什么动静,就住在我家,打着“三国杀”,玩着“斗地主”。

我问他:“你为什么不去找工作?”

他说:“我的简历还没做好。”

我给了他许多模板,但他依旧没有动静。

我在一次次的追问下才明白,他之所以不做简历,是因为不敢做,大学四年他什么也没干,没有一技之长,连四六级都没过,简历空白。他害怕被拒绝,所以不敢投简历。

我说:“如果因为害怕被拒绝就什么也不做,那还不如干脆回家接受家长的安排算了。恐惧只会让你什么也没有。”

又过了几天,他还是没有变化。

我催了他几次,说:“试试吧,运气不一定会这么差。”

一周后,他竟然收拾起行囊,准备回老家。临走前,他一边玩着游戏,一边说:“我就算投简历,也肯定会被拒绝的,算了算了。”那言语,透着对世界的恐惧,透着对未来的害怕。

他来我家打了几个月游戏,最终还是离开北京,回老家了。

一年前,他在老家结婚,我才知道他的工作是父母安排的,妻子是父母介绍的,生活是父母计划的。直到今天,他还是什么都不敢追求,因为他害怕失败,所以他一无所有。

在婚礼上,他连司仪对他的调侃都不敢回嘴,他还是那么内向,给每个人都发红包,直到今天,他还是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着恐惧。这么多年,他还是那样,温顺着、适应着、胆小着。

我为这位朋友感到可惜。

可是,看看身边,有多少人因为害怕不做选择,或者做出了让人难以理解的选择。

我的一位学生曾经在网上订阅了三十几个专栏,花了快一万块钱。有一天,他问我,要不要报一门商学院的课。

我说:“你是学导演的,为什么要报商学院的课?”

我以为他要告诉我:“导演也要懂资本,导演也要明白经济学啊。”

结果他告诉我:“因为大家都在学,不学我就落后了。”

我愣在了原地。因为,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很简单:因为大家都在学,如果我不学,我害怕我落后了。

看,又是害怕。

一个人若总是害怕落后,又怎么可能学得好?一个人若总是恐惧,又怎么可能拥有美好的未来?

这些年,我遇到过很多考研、出国、过级的学生,我的总结是,但凡抱着“如果我这次不过,我就……”的想法,那么往往很难通过考试,因为“要是……我就……”这句话的背后,是恐惧。

那些到了大四下学期还没有通过四六级考试的学生,往往会被恐惧支配,最后考得一塌糊涂。相反,那些没有被恐惧支配,心里只希望多学点东西的同学,最后都考了个好成绩。

学习是一个过程,过程对了,结果不会差。而恐惧会影响过程,所以,它是成长最大的敌人。

3

恐惧并不是坏事,这是人类在进化时,基因留给我们的能力。

美国的三位心理学家合写了一本书,名字很吓人,叫《怕死:人类行为的驱动力》。书里提到,人类对死亡的恐惧,是人类行动根本的驱动力。

因为害怕是人类的本能。

有一次,姐姐带饭团儿出去玩,那时饭团儿还不到一岁,只会爬。姐姐把他放在酒店的床上,他爬到床边,就停住了。那时我就明白,恐惧是人类的本能,它在我们的基因里。

可是,如果被本能操控了,被本能牢牢地按在舒适区,那么势必不会有所突破。因为所有的高手,都是反本能的。

斯蒂芬·金在《肖申克的救赎》里写道:“真正让我们不自由的,并不是监狱的围墙,而是我们自己的本能和习惯。”

人爱吃是一种本能,健身达人反了爱吃的本能;人爱玩是一种本能,高考状元反了爱玩的本能;人恐惧是一种本能,生活的高手反了恐惧的本能。

所以,他们打破了舒适区,开拓了更大的版图,拥有了更大的世界。

在二十多岁的时候,明白这个道理,很重要。

4

长期处在恐惧中的人不仅不会得到提高,反而会被伤害。

许多恐惧都源于童年,我想起了三毛的一个故事:三毛在上中学的时候,语文特别好,数学很差。于是,她就想了一个办法,把所有的数学题都死记硬背下来,结果数学考试的分数一下子提高了很多。

那个时候的数学题也不多,这种方法完全行得通。可她的数学老师不相信她的成绩能一下子提高这么多,觉得她是在作弊,就给三毛出了一张从来没讲过的高年级的试卷,结果,她得了零分。那时的老师往往不用培训就可以上岗,得意的老师就在三毛的眼睛周围涂了两个圆圈,还带着她去操场走了一圈,引来无数师生围观。

这给三毛带来了巨大的伤害,她从此一蹶不振,休学在家,对学校产生了深深的恐惧。也就是从那时起,三毛走进了与世隔绝的文学世界,开始了她孤独的流浪人生。后来,三毛的家人在回忆时都觉得,她的自杀和这件事给她留下的阴影有很大的关系。

当一个孩子长期习惯生活在恐惧里时,他越长大,也就越孤单。

我读过一本书,叫《走出恐惧》,书里提到,其实走出恐惧不难:首先你需要辨识,辨识这个恐惧是不是使自己受到了情绪化的影响;然后深潜,去寻找记忆里自己曾经受伤的经历;接着去接受,去学会和这些负面经历相处;最后去冒险,去勇敢地从不断循环的行为中走出来。

而这些年,我有了一个更好的方法,就是让这种恐惧融入你的身体,接受它、感知它,并战胜它。

2011年,我决定从军校退学,那时最大的恐惧就源于失去了稳定的生活和看得见的未来。记得一天晚上,我让这种恐惧沁透我的身体,我告诉自己:“就算什么也没有,大不了大器晚成。”

恐惧再次找我对话:“那如果你一辈子也成不了呢?”

我让恐惧沁入身体,我继续告诉自己:“那我就保证身体健康、心态美好,活到一百岁。”

“大不了……”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思维模式,当你开始接触恐惧,沁入恐惧时,恐惧反而会消失。电影里经常能听到“大不了一死”这样的话,当主人公说完这句话时,他往往就不害怕了,也往往就死了。

但生活不是戏剧,你的拼命和付出,会打败恐惧,而这些努力,并不会夺走你的生命。

我很幸运,在三十岁前,我逐渐学会了这样的表达:“无论成不成,试一试吧,大不了……”

当你开始这么说话时,恐惧也就烟消云散了,因为当代价被理性预估时,恐惧就会荡然无存。

我曾听过一个很有趣的故事:一个盲人走到一座桥上,但他看不见那是桥,于是一脚踏空。好在盲人反应机敏,一下子用双手抓住了桥的栏杆,一直吊在那儿。这时候旁边有人经过,告诉他:“你下来,没事的,你的下面就是地面。”但这个盲人就是牢牢抓住那个栏杆,死活不松手。撑了半个时辰,他终于撑不住了,手一滑,这时才发现自己的脚尖几乎要触到地面了,一下子就安稳地站在了地上。而且,那是一座旱桥,下面没水。

还有一个故事是这么说的:一个人溺水了,扑腾了半天,恐惧支配了他所有的能力,他忘记了自己曾经学过游泳。忽然,岸边好像传来一个声音:“别怕,冷静。”他冷静了下来,让恐惧沁入他的身体。忽然,他站了起来,发现水只到他的膝盖。而岸边没有人,这个声音,来自他的内心。

5

我经常鼓励我的学生去经历、去体验、去突破、去探索未知。

有些学生对我说:“龙哥,去那么远,不会有危险吗?”

当然会,但你要学会接受恐惧,要学会控制风险,这是你成长路上的功课。

我今年快三十岁了,但我很幸运,在二十多岁的时候,做了很多战胜恐惧的事:我从军校退学,拥抱了未知;我从事过很多行业,接受了未知;我一个人去斯里兰卡蹦极,一个人去尼泊尔玩滑翔伞,拥抱了恐惧;我从北京到成都,一无所有地在山里住过几天,懂得了成长……

要说后悔,我也有过。直到今天,我还记得那天在地铁里遇到过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子,我很后悔自己当时因为害怕,没有走过去要她的微信号,但现在已经晚了,我再也见不到她了。

我的好朋友厦门大学的邹振东老师说过一句话:“人生一百次谨小慎微,你要有一次拍案而起;人生一百次放浪形骸,你要认真爱一次;人生一百次不越雷池一步,你也要潇洒走一回。”

这句话,也送给读到这里的每一位——三十岁前的你、三十岁时的你和永远年轻的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