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记

后记

1

我记得是在一个夜晚,我和两位朋友,喝着喝着就喝多了。

不知道说了什么,大家忽然剑拔弩张,好像是聊到了工作的不幸,或者是聊到了生活的不易。

总之,好像到了一个年纪,大家都变得敏感又脆弱了起来。

说着说着,一位朋友哭了出来,他说了好多,但或许因为酒精的作用,我似乎什么也没听清。大家自己说着自己的话,有时候激动,有时候眼睛里竟然闪着泪光。

曾几何时,瓶颈、压力、危机这样的话题,代替了女孩、成绩和未来。

大家开始聊房价,开始聊小孩,开始聊婚姻,开始聊买了比特币,亏了……

我已经习惯了大家到了这个岁数,会有忽然的情绪崩塌,习惯了他们抱怨环境不好,抱怨公司领导的挑剔,话语里甚至讲述了自己家庭和生活的悲哀。

他们一边吵,我也一边陷入了沉思,我们这一代人,就这样老了吗?

就在这时,一个电话打断了我的沉思和他们的争执,那是我多年的朋友小西,他在电话里说:“龙哥,我到北京了,你在干吗?”

我惊了一下,说:“你在北京干吗?”

他笑了笑,说:“你怎么不看我朋友圈?我考研考到了北京,今天来报到。”

我挂了电话,把这件事告诉大家,说:“小西回来了。”

忽然,他们停止了争吵,露出了微笑。

大家重新开了一瓶酒,一边喝,一边等着小西的到来。

一个小时后,小西拿着一个包,来到了我们身边。他胖了一百多斤,精神状态好了,但代价是,他越来越胖。他一见到我们,就挨个拥抱,然后拿起一瓶酒就喝,一口气喝了一大半,说:“龙哥,我总算杀回来了。”

他的眼神,就好像还是十九岁那年夏天,我刚认识他时那般,充满斗志,写着哪吒口中的那句话:“我命由我不由天。”

我不记得那天我们喝到了几点,但我记得那天北京的风吹到我们的脸上,我们都穿着短袖上衣和短裤,那风让人觉得一切都那么舒服,像是回到了过去,像是那股青春的力量又回到了身体中。

那天,谁也没有再抱怨,大家谈了好长时间的未来。

我抬头看了一眼天上的月亮,它忽明忽暗,对我们眨着眼。我们一边喝酒,一边聊了好多过去的事,那些情节就像电影一样,历历在目。而未来的理想就像在眼前那般,唾手可得。

小西说:“龙哥,十年前,我们在那个小房间里喝着酒、吃着泡面,你描述的生活,我们都实现了。”

我说:“十年后,我们还会实现的。”

第二天,我从床上醒来,忽然明白,谁还没有点挫折和痛苦,生活还在继续,还会有人抱怨,一代人终将老去,但只要还在路上,我们就依然年轻。

2

这本书,是我在三十岁这一年,送给自己的礼物。

它是对过去的总结,也是对未来的期待。

这些年我一直在写作,同行们说我高产,我只能笑笑,我哪里是什么高产,我无非是把他们写公众号、接广告的时间拿来书写内心深处的声音而已。虽然我没他们有钱,但我为我的作品骄傲。

我看着的是路的前方,所以我从来不会迷茫。

到了三十岁,我愈发感觉到身边的人分成了两类,一类人颓废成了习惯,一类人依旧在改变。第一类人的生活一天不如一天,第二类人现在可能不是很如意,但每一天都在变得更好。

三十岁是一个分水岭,在此之前,人们的思维很容易定型。比如,当看到一个昂贵的又想要的东西时,一些人觉得买不起,这世界真凄凉,一些人则会思考,我怎样才能买得起;比如,当遇到挫折时,一些人立刻归因于这个世界真糟糕,一些人则抓紧在自己身上找原因。一些人习惯逆来顺受,一些人热爱反思总结。

“思路决定出路”,曾经认为多么鸡汤的话,竟然在时间的长河下,变成了赤裸裸的真理。

很多我们不曾相信的话,都随着年纪的增长,浮现在我们的脸颊上。

二十多岁时养成的好习惯,都会在三十岁这个节骨眼上,无比地适用。比如坚持锻炼,比如坚持读书,比如对不懂的事情保持谦逊,比如要有追求、要有崇高感,比如要终身学习……

在写这篇后记时,我又一个人来到了这家我经常来写作的书店,这像是一个仪式,每次当一部作品结束时,我都会推掉所有的局,一个人来到这里,安静地打开电脑。

这是一家二十四小时营业的书店,灯光永远在亮,人流从未停息,好在北京的夏天比冬天好过,我可以一直写,写到天明。

我很庆幸,我身边的朋友虽然都“奔三”了,但大家都属于在路上的那一类人,就算走得很慢,却从未停歇。

就好比小西,他毕业被分配到偏远山区,在那边得了严重的抑郁症,但他始终没有停下来,他走出了自己的痛苦,几经周折,考上了北京的研究生。

他杀回来了,而我们,也在奔跑的路上。

3

就这样,我们这一代九零后,终于“奔三”了。

这听起来是个悲剧,随着时间的流逝,谁也无法避免继续衰老,但好在,我们可以保持内心深处的年轻。

前些日子我在家写作,忽然李楠导演给我发了条信息,他刚从外地拍完纪录片回来,问我要不要一起吃大排档。

我惊了一下,回复他:“当然。”

说完,我穿上衣服,下了楼,打了辆车。

我们在路边的大排档点了好多串大腰子,老板认识我,还送了好多好菜,我们一边吃一边笑,我问老板:“能不能给我两瓶啤酒和一碗方便面?”

老板说:“吃那个不好消化。”

我说:“没关系,就是想吃。”

老板笑了笑,给我炒了碗方便面。我笑着对老板说:“我的胃太想念这些垃圾食品了,我的胃决定了我的地位。”

吃到半截,李楠问我:“你是不是好久没这么吃饭了?”

我说:“是的。”

这些年饭局越来越多,却越来越少有机会在路边跟哥们儿不为任何事,几个人带着青春,吃大排档了。

这些年,自己仿佛越来越少有机会,放松地成为自己,不顾他人的眼光。

但好在,我从来没后悔过这一路走来所做过的决定,因为每当我迷茫时,我都会问问自己为什么出发。

勿忘初心,真的很难。

其实这些年,我每天都很累。公司从创业到今天,员工开始越来越多,我却发现人心前所未有地涣散;写作写到今天,写得越来越顺,我却发现突破自己越来越难;就连每次吃饭,吃得越来越好,我却分不清这一桌人是敌是友。

但好在,我一直没有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,当我迷茫时,我总会回到原点,去寻找那个刚刚出发的自己。

4

写这篇后记的时候,又是一个快亮了的凌晨。这一次,这家书店里除了我,只剩下一个昏睡的店员。

我终于熬走了所有人。

我想,等到天亮时,忽然停笔,回家睡觉,这多么具有戏剧性。

但写着写着,天已经亮了。

时光就是这么残忍,你以为可以和它和谐相处,却不知道时光总是在你不经意间,照亮了你的面庞。

我从2014年开始出书,在文学这条路上,已经走了六年,写书是我和世界交流的方式,我把想说的,都放进了书里,我把想表达的,都塞进了文字的小溪中。

我一直在写,就像我一直在努力生活,一直在努力读书、上课、锻炼和思考一样,我走得很慢,但是我从来没有停止过。

一晃,我也三十岁了。这些年我有了很多读者,我每年还是在努力地跑签售,仅仅是为了跟大家见个面。

见字如面,但见面更有意义。

谢谢你,一直在文字的海洋里,陪伴着我。许多人都说我的文字陪伴过他们,可他们又何曾不是陪伴着我呢?

我会一直在路上,在路上等着你,我们一起走,走到时光的尽头。

三十岁只是个开始,这新的十年,我想,我们都会活得更精彩。